一个农业合作社“散伙”的背后
2013-10-14 09:31 包头公务员考试网 来源:半月谈网
【导读】华图包头公务员考试网同步半月谈网发布:一个农业合作社“散伙”的背后,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更多资讯请关注内蒙古华图微信公众号(nmghuatu),包头公务员培训咨询电话:0472-5217519.
国家工商总局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3月底,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有73.06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农业合作社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诸多困难与问题。四川省西昌市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散伙”事件,或许可以带来一些启示。
昔日红火的合作社要“散伙”
2004年,四川凉山州西昌市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茅坡水果专业合作社在樟木箐乡丘陵村挂牌试运行。近10年过去了,合作社的牌子现在放在合作社理事长潘世云家中的杂物堆里。
在丘陵村,种植樱桃是当地传统,但长期以来,村民们一直为卖樱桃发愁。人背马驮走泥巴路还卖不上价,祖祖辈辈靠此营生,但只是卖个“油盐钱”。
10年前农民专业合作社还是个新鲜概念,时任西昌市供销社主任的王明强选择了茅坡樱桃。经过一系列培训和动员后,2004年3月3日,茅坡水果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潘世云任理事长,20多户社员各以100元入社。
“合作社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茅坡樱桃推向市场。”潘世云告诉半月谈记者,市供销社帮助联系,把樱桃直接送进西昌市最大的超市,当时村民们还不知道这叫“农超对接”,但他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樱桃价从原来的1元1斤卖到8元1斤。这时,潘世云经过与王明强商议,决定举办樱桃采摘活动,吸引游客上山。
当年4月,首届茅坡樱桃采摘活动异常火爆。“看着游客步行上山,自豪感别提了。”潘世云说,当年采摘活动很成功,不仅樱桃卖得好,土豆、花生的销量也跟着上去了。加上农家乐收入,合作社社员增收了数万元。入社好处看得到,4月底,合作社社员增加到38户。此后,最多时达到66户。
2007年,合作社经营转向了酿樱桃酒和养樱桃鸡。“来茅坡既可以吃樱桃,又能喝樱桃酒,还能品樱桃鸡,吸引力当然很大。”潘世云说,为了筹集资金,合作社将每股股金提高到2000元,当年筹资14.2万元。
在当年樱桃节开幕之前,合作社和西昌某酒厂合作生产了500套樱桃酒,分发给社员销售。但合作社卖的樱桃酒和社员自家酿制的樱桃酒存在竞争,销售自家酒明显利润更大。
樱桃酒销售不理想。2007年底,总共6000只的养鸡项目启动。可2008年遭遇了禽流感,眼看投资要打水漂,人心浮动。合作社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经过社员大会讨论,2/3人赞成撤资。
2009年3月,潘世云将社员投资悉数退回,亏本的2万元自己承担,合作社元气大伤,潘世云只得独自收拾烂摊子。
“散伙”背后的遗憾与无奈
市场风云变幻莫测。2009年4月,禽类市场又转好,刚好养大的鸡让潘世云大赚一笔。不少村民不甘心:“如果合作社能继续办,我肯定愿意参与投资。”继续办?潘世云摇了摇头。经历了2009年那次变故,他彻底伤了心。
浙江大学教授徐旭初认为,合作社办不办得下去,关键在于合作社及其核心成员经不经得起坎坷,扛不扛得住风雨。茅坡水果专业合作社的问题是全国合作社的通病:农民缺乏合作精神,只图实利,不思合作;与村社组织没有处理好关系,村社组织甚至与其争利,暗中拆台;此外,地方政府扶持不力也是导致其散伙的因素。
王明强分析,合作社垮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可以支撑长期发展的好项目,没有支柱产业,很难走远。他认为,一些经济实体化的合作社,坚持合作社的宗旨,一方面具有市场化的运作能力,同时在竞争中得到市场认可,推进特色产业形成。这种能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将是发展趋势。
四川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廖祖君分析,茅坡水果专业合作社办不下去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形成稳定、规范的内部治理结构,特别是入社和退社制度。当合作社盈利时,一批人“低成本”加入,亏损时,他们就可能率先“零成本”退出合作社,而承担最终风险的是合作社牵头的人。“这些退社行为对合作社牵头人的心理打击远远超过市场风险,会因此失去再次创办合作社的信心。”
农业合作社的“他山之石”
据记者调查,丘陵村村两委没有同意潘世云注销合作社的想法,开始商量再次组建理事会。“茅坡樱桃的牌子不能丢。”村支书周立军表示。可对于未来合作社如何发展,大家心里都没谱。
廖祖君认为,今后合作社发展应该走股份制路子,要把具有一定投资经营能力、风险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农民组织起来统一经营,设立严格的入社、退社制度,防止有人“搭便车”,避免“过河拆桥”等现象出现。
目前在我国,农业合作社多是“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现了产加销一体化,但没有最低股金限制,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并按照为社员销售的产品数额分配盈余。因此,它的股权融资极其有限,资金积累能力差,难以取得负债融资。
在此方面,美国“新一代合作社”模式较为成熟。20世纪80年代,美国许多州出现了农民自己筹资建立的合作组织,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明尼苏达州的方糖合作社、南达科他州的大豆加工合作社、北达科他州的通心粉种植合作社以及爱荷华州的火鸡养殖合作社。
这些“新一代合作社”与传统合作社模式有较大区别。社员入社的股本出资额较高。一般来说,社员的入社支付股金在5000美元~15000美元之间。社员会因为入社费用较高而更加关注合作社的发展。
同时,“新一代合作社”对社员持有的股本有最高与最低等诸多限制。社员不能自由退股,但允许股份转让,合作社一经建立,成员数就基本稳定,不再吸纳新社员。
社员持有股本占总资本的40%~50%,其余资本通过发行优先股,吸收外部投资而获得。通过高额入股、社员的进入和退出有一定的限制等做法,一方面保障了合作社的启动资金,另一方面使合作社有了固定的资本存量。同时还积极进行商业化运作,取得了农业产业经营上的较大成功。
当前,我国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虽然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掣肘,但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现代农业经营服务的基本主体,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也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只要找准路子,未来依然可期。
——————相关阅读——————
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包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编辑:焦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