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见死笑”,趟着也中枪?
2013-08-05 09:55 包头公务员考试网 来源:半月谈网
【导读】华图包头公务员考试网同步半月谈网发布:官员“见死笑”,趟着也中枪?,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更多资讯请关注内蒙古华图微信公众号(nmghuatu),包头公务员培训咨询电话:0472-5217519.
推荐:事业单位面试课程
对官员来说,公共场合的一言一行,很多时候能够反映权力运行的规范性,投射官员的行政伦理,公众之所以高度关注官员表情,或许更多也源于这类信息不透明、难公开的焦虑。换句话来说,如果权力运行、官员信息能够充分在阳光下晾晒,或许人们对表情问题就不再那么容易过敏,一些天生“笑相”或者无意识流露不合时宜表情的官员,也不会动不动就无辜躺枪了。
有两则令人齿冷的关于官员微笑的新闻:一则是,7月29日,四川广元南河江南星城楼盘现场,一老人跪在地上抱住一中年男子大腿,中年男子一手插入裤兜,头转向一边面带微笑,后经确认该中年男子是广元市城乡规划和住房保障局房管处处长欧昌福(《华西都市报》8月1日)。另一则是,湖北11岁男孩小志在老家李桥村还建楼小区蓄水池不幸溺水身亡,其父母来协商时却发现,祁家湾街党工委副书记朱大立“面露笑容”,由此质疑其诚意。(《武汉晨报》8月1日)
公众为何那么在意官员的微笑
去年,“微笑局长”杨达才在一起重大车祸现场露出微笑,引发人肉搜索并最终曝出腐败问题落马。自此之后,捕捉官员不合适的笑容,就成为一种特殊的舆论监督方式。其实,何止是官员,任何人在特殊时刻的不合适笑容都会让人反感,只不过官员更该有这样的意识。同一天,两个“微笑官员”被报道,充分说明公众对于官员言行举止是有要求的,很多官员却还没有这样的基本意识和职业精神。
官员生就一副笑眯眯的“福相”,这种解释不能说毫无道理,但至少在男孩溺亡这样的悲剧事件面前应该“严肃一点”,如果相关当事人真正尊重他人生命,能用自己的内心去感受别人的痛苦,家长就不会产生毫无诚意的“误会”。还有,面对七旬长者突然下跪抱腿,下意识的“第一反应”,应该是立即将其扶起,而不是眼睛望向别处、手插裤兜地“苦笑”。“笑着安抚大家的情绪”是很难让人理解的,因为彼时最需安抚的是下跪的老人。
诚然,照片上的官员微笑记录的只是瞬间表情,也许不应该被过度解读。但是,即使没有照片记录和媒体报道,彼时在场民众的心里,肯定也会有说不出的感慨。这样的“感慨”累积到一起,那就是公众心目中的官员形象。官员的不良言行、不良仪表肯定会影响到社会公德和公务形象,只不过在“自媒体”时代,不良影响会在网络世界中被越发放大。这就要求官员更加谨言慎行,时时刻刻意识到自己代表着政府形象。
说白了,做官就是要做到更加“专业”,不恰当的微笑会伤了公众的心,这并不是无关紧要的细节。当然,公众如此在乎官员的微笑,不只是因为它会让我们感到心酸,更因为很多这样的微笑经不起放大,杨达才就是最好的例证。正如一盒香烟都足以成为反腐败的线索,一个让人寒心的微笑有时候同样是一封举报信。正因为抱着这样的推论逻辑,公众对于官员“微笑门”非常在意。
“福相”也好,“苦笑”也罢,对于自己不恰当的微笑,以及由此给当事人和公众带来的伤害,为什么官员就是舍不得讲一句抱歉?除了狡辩还是狡辩,除了否认还是否认,谁能说这本身不就是“微笑门”的催化剂?因为一张照片的舆论效应,无论愿不愿意,这两位微笑官员的故事也许已经开始。(西安晚报 舒圣祥)
我们为什么对“微笑”过敏
“微笑”究竟是瞬间无意识的表情,还是天生笑眯眯的“福相”,仅凭一张照片往往很难做出精确判断。比如“表哥”杨达才,熟悉他的人就说,网友和媒体真的误读了杨达才的微笑,在车祸现场他真不是在笑,他人就长得那样,平常无论什么情况,都是那副“看起来像在微笑”的表情。这位熟人还说,他见过落马后的杨达才,在看守所里,仍是这副“看起来像在微笑”的表情。在看守所仍在“笑”,说明这“笑”还真不是发自内心的笑。看来,网友刚开始真的误读了杨达才。
误读了杨达才的笑,却未必是错怪了他。他的被调查、被撤职、落马,并不是因为他在车祸现场微笑了,而是以微笑为引子,“拔出萝卜带出泥”,牵出了一系列严重问题。正是人们对官员表情的“过敏”和习惯性质疑,才把问题官员拖到阳光下去晾晒,最终晒出了问题。
同样,上述新闻中的地方官员在公共场合露出不合时宜的表情,既有可能是面相天生,瞬时无意识,是老百姓误读了他们;也有可能是“笑”由心生,人们从他们的表情中,顺藤摸瓜感受到了一种权力运行的失范——普通人在别人下跪、丧子、悲痛欲绝的时候发笑,可能会在道德上被人谴责;官员这样做,就不仅给人一种人性冷漠之感,他的政治素养、权力形象甚至身后的一系列问题也会连带被质疑。
拿“笑着处理儿童溺亡”来说,家属请求街办加强水塘防护措施,并按正常事故责任处理。但在交涉过程中,家属反映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朱某“很轻蔑,还哈哈笑,一直在推诿,看不到必要的尊重和诚意。”微笑,本来是服务窗口、文明公约中频频出现的字眼。但在特定的场合下,基层官员不合时宜的“笑”会不会只是另一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注脚,成为人们痛恨的表情?
当然要防止过度解读表情对一些官员造成误伤,但人们对官员不合时宜的表情如此过敏,这背后的问题同样也值得正视。一般来说,你在自己家里,无论对着镜子怎么做鬼脸,没人找你麻烦,但是,到了公共场所,这种表情就容易被放大,形成引人关注的舆论。特别对官员来说,公共场合的一言一行,很多时候能够反映权力运行的规范性,投射官员的行政伦理,公众之所以高度关注官员表情,或许更多也源于这类信息不透明、难公开的焦虑。换句话来说,如果权力运行、官员信息能够充分在阳光下晾晒,或许人们对表情问题就不再那么容易过敏,一些天生“笑相”或者无意识流露不合时宜表情的官员,也不会动不动就无辜躺枪了。(重庆时报 李妍)
缺少同理心让某些官员“见死笑”
这两名官员的笑容极其轻佻,显然不合时宜,相关解释更缺乏诚意,一个称,“有些不知所措,我只有笑着去安抚大家的情绪。”另一个的解释是,生就一副笑眯眯的“福相”。先说前者,那一手插入裤兜、头转向一边的情景,哪像是安抚,完全就是不屑一顾的傲慢。再说后者,福相与笑眯眯画不上等号,如果是自己的亲人不幸溺亡了,恐怕再福相也不会笑眯眯吧?
笑,只是细节,本不是大事,但某些官员不合适的笑,能让人捕捉到他们的冷漠与失职。曾经,时任陕西安监局局长的杨达才,因在一起重大车祸现场中面露微笑,引发舆论强烈讥抨,最终因“表哥”风波而落马。前面两名官员面临什么笑“果”,尚不可知,但其倨傲与无情,着实让人难受与悲哀。别说身负体恤民意之责的官员,即便一般民众,看到别人家孩子溺亡或70多岁的老人下跪,也会面露不忍吧。
在一些地方,官民关系紧张乃至冲突,不正因为类似的割裂频频出现吗?人们常用鱼水关系来形容良性的党群、干群关系,但个别地方,干部与群众的关系恐怕是油水关系或蛙水关系——一些干部把自己当成“青蛙”,需要群众之“水”时就跳到水中,满足了自己的利益需求后则跳备考。有时,干群关系甚至变成了“水煮鱼”。不要责怪民众不识抬举,对官员动辄生怨,在许多时候,确实因为官员冷漠在先,民众才激愤在后。
官员应有同理心,这是基本的权力伦理。曾荫权在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时,发表《香港家书》,向市民剖析自己的心路历程,他提出了“同理心”的概念——行政长官对社会民情要有感性认识,要尽量以市民角度去感受他们的生活、困难和喜怒哀乐。如果祁家湾街党工委副书记朱大立具有起码的同理心,面对孩子的意外溺亡,就不会面露微笑,即便不陪着其家人哀戚,面容也总该有些凝重吧?
日前,有一则新闻颇令人动容: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在缅因州肯纳邦克波特消暑时,发现自己的安保全都剃光了头发,原来其中一人乔恩的两岁儿子帕特里克今春被确诊为白血病,因接受治疗而掉光了头发。为鼓励小帕特里克勇敢面对病痛,20多名安保全都剃成了跟他一样的光头。于是,老布什也自愿加入光头行列,他还和夫人为孩子捐了款。有人认为老布什是作秀,但这样的作秀多么富有人情味。剃光头当然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传递的信号就是同理心,可以看出一名老人的善良和温煦的情怀。
曾荫权说过:“……去街市逛逛,与市民闲谈和与的士司机打招呼。虽然时间短,很难深入倾谈,但从他们的语气、眼神及动作,却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情绪、他们所关注和喜恶的事情……当权者不应高高在上,绝不能以一种精英的傲慢,由上而下看待平民百姓。”多设身处地想一想民众疾苦,力所能及地解决他们的困苦。再不济,不要一见民众就皱眉,这并不难做到。如果连“表演”都不会,连人性都泯灭,还能指望老百姓拥戴你吗?(王石川 中国青年报)
——————相关阅读——————
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包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编辑:焦阳)